近日,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全国图书情报案例大赛获奖结果的通知》,《人机共舞:从岗位迭代到生态重构——中新友好图书馆AI馆员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图书情报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并被推荐为全国图书情报专业教学案例,这也是中新友好图书馆继2022年、2024年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依托生态城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中新友好图书馆始终以探索创新为使命,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图书馆领域的应用边界。通过精心打造AI馆员智能交互、协同作业、人机共融三大核心场景,构建起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阅读生态系统,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范本。
中新友好图书馆构建起覆盖实体与虚拟空间、贯通基础服务与深度知识交互的立体式智能服务体系。定制机器人“小图”化身智能向导,精准提供导航找书、智能问答服务;虚拟数字人“小博”以虚实交融的互动形式,为读者带来新奇有趣的咨询体验;搭载大模型的AI馆员则凭借强大算力,实现业务秒级办理、知识深度提炼。每年超百万次的咨询服务,见证着科技赋能下阅读体验的全新蜕变。
中新友好图书馆陆续上线迎宾、服务、分拣、搬运、盘点、售卖等8大类40余台智能机器人,织就高效作业矩阵。分拣机器人对归还图书进行毫秒级精准归类;搬运机器人则自动高效送书,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盘点机器人于每日闭馆后启动扫描定位,精准捕捉每一本书籍的位置信息。在物联网与智能算法的驱动下,图书流转效率实现质的飞跃,重新定义图书馆运营效率新标杆。
在中新友好图书馆,AI馆员与图书馆员的协作堪称 “黄金搭档”,形成“1+1>2”的强大协同效应。AI 馆员凭借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海量知识储备,能瞬间检索浩瀚文献,高效完成图书借阅数据统计、热门书籍分析等任务;图书馆员则充分发挥专业洞察力与人文关怀优势,为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温馨服务。这种人机共融的创新模式,让智慧图书馆既有科技的高效便捷,又不失人文的温暖情怀。
下一步,中新友好图书馆将不断深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探索更多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持续擦亮智慧图书馆品牌,为全民阅读事业注入新活力,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