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新友好图书馆联合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枫林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寒节气主题宣讲活动,科普二十四节气知识,探索生物知识与小寒节气的联系,并与小朋友们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它不仅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更是古人对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在活动中,主讲人刘正宇向社区居民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意义,以及它们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
“小寒作为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的到来。”主讲人从生物学角度揭秘了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小寒节气中的生物学奥秘,解释了小寒时节动植物如何适应寒冷环境,以及这一时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寒节气,主讲人引导着孩子们学习了节气歌,通过歌声感受节气的韵律。此外,手工腊梅和立体雪人的制作环节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创意,动手制作专属的小寒挂饰,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对节气文化的认知。
参加主题宣讲活动的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不仅增进了对二十四节气习俗的了解,也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体会到了社区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逢节气日,结合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向社区居民、青少年开展主题宣讲活动,中新友好图书馆、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和相关社区三方联合已经开展了数次,馆校社“铁三角”后续会持续深度合作,开展更多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系列活动。通过各种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