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领孩子爱上读书、写日记的许亚东

读书达人冯伟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 新区各图书馆、社区纷纷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线上阅读活动,带领读者在线上“云游”书海,市民们也捧起心爱的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让这一天充满了书香。 图书馆
泰达图书馆打造健康阅读环境
为了让读者在疫情之下也能放心阅读,泰达图书馆恢复开馆后,启动“图书绿码行动”,集中对纸质图书进行消杀,为图书赋予“健康”绿码。自4月15日起,在一周时间内,图书馆陆续为经开区内的图书分馆和基层服务点配送“绿码”图书共达17189册,服务覆盖1984泰达街分馆、总工会分馆,芳林、华纳、泰丰、康翠、福瑞、紫云及时尚广场等社区文化基层服务点。
在世界读书日期间,泰达图书馆推出“馆员主播说文献”“创新动力源达人赛”等品牌活动。由学科馆员为企业员工在线指引图书馆中外文数字资源和使用技巧,进行“专属阅读”数字图书赠送,并开展企业科研人员的科技文献使用技能竞赛,提升科研人员文献检索信息素养。泰达图书馆还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情况,策划推出近百场全民阅读线上活动,包括为期15天的满城书香经典悦读、20天的读书月线上公益讲座、“我爱那本书”趣味摄影征集、手绘我的读书卡、名著导读7天打卡、每日e书推荐、多彩非遗在线展览等,同时全新推出上线“书香泰达”微信小程序。记者 范炳菲
中新友好图书馆举办系列活动
世界图书日期间,中新友好图书馆以“书香生态城·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推出了系列线上活动,包括“春暖人间”中华诗词大会答题活动、“诵读经典”线上活动、国学打擂台等。同时,还将举办“当影视遇上图书”线上答题活动及“在世界读书日,给世界多一点爱”知识问答活动。此外,为书籍设计“书皮”的图书时尚SHOW活动、成人丙烯线上课堂、手工课堂(自制笔袋)、“阅读伴我成长”征文比赛都将在即日起到5月31日期间逐步举办,希望通过活动为读者带来正能量,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记者 王梓
读书达人
她带动近200名青少年爱上阅读
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北塘欣嘉园社区的居民许亚东和女儿并不寂寞,她们靠读书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更带动了身边人爱上阅读,养成读书、写日记的好习惯。
许亚东告诉记者,因为自己爱读书,她从女儿刚出生几个月开始就会给孩子读林良《小太阳》里的一些片段。现在女儿11岁了,读书也成了母女俩共同的爱好。在引导女儿读书的同时,许亚东自己坚持给孩子写成长日志,并想着有一天女儿能自己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成长。
在带动女儿写作和读书的同时,许亚东还在业余时间带动社区的孩子们一起写作。从2019年7月起,许亚东在欣嘉园社区发起了“养成日记写作习惯”公益活动,自己出钱给坚持写日记的孩子们购买奖品,鼓励他们坚持读书、写日记。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0名青少年加入到读书、日记写作的队伍里,活动的范围也慢慢从社区辐射到山东、北京、河北、重庆等地。让许亚东感到欣慰的是,现在读书、日记群里有一些孩子已经连续坚持日记写作近300天。一些孩子写日记慢慢从“为了拿到奖品”,到逐渐成为了自觉的行为。记者 张玮 摄影报道
他藏书万余册公益办展
“我就想让更多的百姓享受读书的快乐。”4月23日,在汉沽街的“天津滨海藏报馆”,该藏报馆创办人冯伟正在紧张布展。
家住汉沽街滨河社区的冯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读书达人,目前,他个人的藏书达到一万余册。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有收集的习惯,后来上学后爱上了文学、书法,平时也给一些报刊投投稿,有的也被刊登了,自己收藏报纸就是从有刊登自己文章的报纸开始的。冯伟从1994年开始藏书藏报,到现在整整26年,目前收藏报纸2万余种6万余份,其中晚清、民国报近300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号外600余种,试刊号、创刊号、终刊号及各种稀有特刊、专刊报8000余种;同时还广泛收集股票、门券、票证等藏品。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读书的乐趣,冯伟将天津滨海藏报馆办到了社区里,每天到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说到办藏报馆的初衷,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颖说:“滨海家园社区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书香社区’读书节活动,藏报馆免费对居民开放,我们通过读书达人的事迹带动更多的居民多读书,读好书。”
据了解,藏报馆现在处于提升改造期间,暂未完全开放。下一步,冯伟将不定期举办展览,促进读书研讨交流。同时他还把珍藏多年的《关于大神堂大战海啸的报告提纲》和电影剧本《盐民游击队》油印征求意见稿等两件涉海文献和书籍无偿捐赠给国家海洋博物馆。记者 刘芸 摄影报道
创新形式
孩子们线上读书“云游”书海
“打开‘书香泰达’小程序,不仅能看书还能听书,很方便。”昨天,市民郭小姐用“书香泰达”小程序给孩子播放了《格林童话精选》,并向孩子介绍了世界读书日的来历,一起度过了亲子读书时光。
“加入紫云社区樊登小读者交流会吧。”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紫云社区联合樊登小读者APP为社区的大小居民们提供了线上云读书时间,并推荐了学龄前、学龄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