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书目  
  • 馆藏书目
  • 电子资源
  • 公开档案
  • 站内搜索
登录
Library Collections
  • Library Collections
  • Electronic Resources
  • Public Archives
  • Site Search
Login
首页 最新资讯 阅读推广 电子资源 档案服务 在线展示 相关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公开档案查询 档案利用 政策法规 下载专区 查档预约
通知公告 新闻报道 行业动态 媒体报道 活动日历 年度报告
新书推荐 专题推荐 月度书单 借阅排行 图书荐购 智享U阅
政府信息公开 公开档案查询 档案利用 政策法规 下载专区 查档预约
馆藏介绍 政府信息公开 城建档案业务系统 公开档案查询 查档预约 政策法规 下载专区 满意度调查
3D展厅 直播交流 图片展览 视频展览 编研成果
关于我们 开放时间 办证须知 借阅规则 区域分布 读者捐书 志愿者服务 参考咨询 交通指南 联系我们 公众留言
Home Latest Information Reading Promotion Electronic Resources Archive Services Online Display Related Service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Public Archives Searching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Downloads Appointments for Documents Inquiry
Notifications News Reports Industry Dynamics Media Reports Events Calendar
New Arrivals Special Recommendation Monthly Book List Loan Ranking Recommendation for Library Collection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ublic Archives Search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Downloads Appointments for Documents Inquir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Business System Public Archives Searching Appointments for Documents Inquiry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Downloads
3D Showroom Live Communication Photo Display Video Display
About Us Opening Hours Reader's Cards Borrowing Rules Area Distribution Book Donation Volunteer Services Reference Locations Contact Us Messsage
首页 最新资讯 媒体报道
Home Latest Information Media Reports

新京报:记者体验|在智慧无人城市这样过一天
         2019-05-19

 

  5月18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进入第三天。在城市的另一边,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惬意周末才刚刚开始。在这里,记者体验了一天全智能“无人城市”的科技生活。

无人驾驶的熊猫清扫车上路作业。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摄


  发现:5台无人智能清扫车进行路面保洁
  记者发现,管委会门前的马路上,两台清扫车正在作业。远远看去,清扫车外观通体白色,体积仅有常见清扫车的一半,十分小巧,“前脸”被装饰成熊猫的样子,呼应了生态城绿色、科技的理念。
  凑近一看,才发现这是无人驾驶的智能清扫车,驾驶室里设有一个座位,但并没有人在其中操控。工作人员启动后,“熊猫车”向前匀速移动“身体”,“前脚掌”的两个地面清扫刷不断旋转,清扫地面。
  目前,在中心生态城已经有5台智能清扫车投入使用。工作人员介绍,智能清扫车可以自动规划路线、识别障碍物和红绿灯,遇到行人会主动躲避,能自动停泊和倾倒垃圾。在更加“主观”的部分,智能清扫车可根据路面的清洁程度,自动调整扫刷转速,提高城市保洁效率。
  相比于人力清扫或人力驾驶清扫车等传统的市政保洁方式,智能清扫车可以全天候作业或错峰清扫。虽然目前“熊猫清扫车”的移动还有些“笨拙”,但工作人员表示,随着5台清扫车的投用,更多的问题都会在实践中被发现进而解决。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有参观者准备搭乘智能熊猫巴士。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摄


  体验:自动驾驶的熊猫公交解决城市出行
  智能清扫车的对面,3辆自动驾驶的熊猫公交车停在路边待命。它们是天津市首批智能公交车,于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当天正式上路,主要服务于生态城的交通出行。
  与熊猫清扫车一样,公交车也被装饰成熊猫外观,其余部分与一般的公交车并无区别。记者上车才发现,它的智能奥秘都体现在内部。车厢中部设有无人智能自动售货机,乘客可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查询目的地和路线……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出行场景中,让人一上车就感受到了熊猫公交的科技感。
  更大的惊喜出现在车辆启动以后。司机轻点操作屏上的启动按钮,熊猫公交就出发了,全程不再需要司机操作。在按照预设线路行驶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方向盘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微微地左右转动,自动调整方向。据司机介绍,目前这3辆智能公交车的驾驶时速控制在20公里,驾驶过程运用了视觉感知、高精度定位、特征地图识别、动力控制、驾驶员疲劳预警等智能技术。
  10分钟后,熊猫公交停靠在中新友好图书馆门前的公交站。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公交站,市民可通过交互式触摸查询系统浏览新闻、查看电子书、查询生活服务信息、连接城市免费Wi-Fi等。同时,为实现生态城的节能环保,公交站采用太阳能照明,候车座椅在冬季还可开启加热功能,十分人性化。

中新友好图书馆里坐满了孩子和家长。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摄


  讲述:无人图书馆成为小朋友的周末乐园
  记者一下车就看到了中新友好图书馆,橘红色的楼体外立面、简约的建筑风格,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装点其中。
  在馆内的智能自动贩售机前,一位年轻的妈妈通过简单的几步操作买到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她告诉记者,其实生态城距离天津主城区较远,从梅江会展中心等城市中心地带驱车前来,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但每到周末,她都扛不住儿子张罗着要“去图书馆”的要求,一定得来“泡”上一天。
  这位年轻的妈妈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无奈与欣慰。她的儿子今年不到4岁,正是对世界产生好奇的年龄,每天都有“1万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奇怪到让成年人难以回答。她告诉记者,孩子喜欢来图书馆不仅仅是因为对知识产生了兴趣,更是因为这里的智能机器人满足了他的好奇,增添了新鲜感,“虽然回去以后他的问题更多了,比如机器人为什么会走路,机器人为什么能说话,但这些科技元素让他对图书馆产生了兴趣,也是一种积极的导向。”
  记者看到,阅读区里坐满了孩子和家长,他们脱掉鞋子,或坐或仰地享受着阅读时光。一楼大厅内,有机器人来回穿梭为读者引路,帮助读者查找图书。读者可通过语音,向机器人咨询包括图书借还、读者证办理等常见问题,咨询结束后,向机器人说声“再见”,它就会转身离开。“这个图书馆特别方便,全部都是自助的,有时候会觉得如果以后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智能的城市里,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这位年轻的妈妈说。

 

 “城市大脑”实时记录城市发展数据。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摄


  揭秘:“城市大脑”究竟什么样?
  上述的种种场景都被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城市大脑”实时记录着。
  在“城市大脑”的实体操作平台,多块超大液晶显示屏连成一个曲面,以深蓝色为背景,各色信号、标识不断在屏幕上闪烁,路网交通、紧急情况、市民需求、城市安保等信息实时变化,工作人员会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置,保证城市在平稳状态下运行,这场景颇有些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味道。
  工作人员介绍,“城市大脑”就像一个城市的中枢神经,储备了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各类数据。按照中新生态城规划,“城市大脑”属于城市一级中心,可联动二级、三级中心协同开展城市治理,同时,收集的数据还能用于城市治理的长期研究。
  据了解,本届世界智能大会,包括紫光集团等在内的各家企业也纷纷拿出了“城市大脑”解决方案。阿里集团展示了“城市大脑”在应急救援方面的快速响应;360集团深耕“安全”老本行,亮出城市安全大脑;中新天津生态城则发布了由六大类30项智慧城市指标构成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为未来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与数据。

 

< 上一篇: 人民网:外媒记者尝鲜智慧图书馆 点赞文...
> 下一篇: 天津日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16日至19日...
.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版权所有 2017
Copyright © 2017 China-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 Library and Archiv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