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给全球各个行业包括图书馆行业都带来巨大影响。2024年4月10日,国际图联地区委员会(IFLA Regional Council)发布报告,深入分析疫情前后政府、社区及图书馆自身对图书馆角色认知的变化。作为汇聚全球图书馆领域观点和声音的中心,国际图联地区委员会致力于促进共识和理解,并在国际图联的宣传工作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提升公众对图书馆的认知来吸引外部支持和发展伙伴关系。
该报告基于2024年3月委员会会议讨论文件,这些文件汇集国际图联各地区分会委员会(IFLA Regional Division Committee)调查结果。报告发现,就高级别信息而言,信息交流中的差异通常存在于地区内部而非不同地区之间;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正在逐渐认识到图书馆作为数字包容和教育培训中心的角色。报告还强调图书馆员在疫情中展现的创新精神和技术能力,他们不仅参与数字化进程,更是推动发展的创新者和重要合作伙伴。
报告包含摘要以及来自不同地区参与调查国家的详细反馈,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于后疫情时代对图书馆新认知的宝贵视角。
1、疫情前后政府对图书馆认知的变化
亚洲—大洋洲受访者指出,政府现在将图书馆视为数字化发展的参与者,因此更愿意投资图书馆数字项目。地方政府虽然认可图书馆作为地区中心的作用,但是用于支持图书馆现场活动资金仍较少。欧洲受访者表示,疫情让各国政府认识到,除提供书籍,图书馆还是数字包容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增进社会福利,促进更广泛政策目标的实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受访者强调,政府对图书馆的看法在某些方面几乎没有变化(图书馆仍被视为信息和文化获取的重要渠道,是支持社区的途径)。对此,受访者意见不一,有人担心这将成为持续演化的负面趋势,但也有人对政府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秉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中东和北非地区受访者指出,虽然对图书馆的认可度逐渐提升是一种普遍趋势,例如认可图书馆在信息素养议题上的作用,但是一些轻视图书馆的陈旧观念仍然存在。北美地区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图书馆在解决社会挑战方面的作用(疫情加剧了这些挑战),但也面临资金短缺和高通胀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疫情确实凸显公平获取数字内容的重要性。最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调查反馈情况也较为复杂,这一地区受访者认为政府提升对教育型图书馆(以及支持教育的图书馆)的认可度和支持力度。
2、疫情前后社区对图书馆认知的变化
亚洲—大洋洲回复表明,人们对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的使用正持续转向数字化方式,除一些不适合使用数字方式的领域。从欧洲反馈来看,与政府对图书馆的认知类似,社区认为图书馆在疫情后发挥比之前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作用。欧洲受访者特别指出,图书馆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支持,随着社区对图书馆数字服务的认识愈加深刻,对数字包容的支持也愈加明确。而现在,图书馆被认为是更开放、更灵活、更具前瞻性的空间。与此同时,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由于社交媒体和人际网络加强对图书馆工作的宣传,人们对图书馆看法也有所改善。然而,仍有一些人并不了解图书馆的功能。中东和北非地区回答强调图书馆价值不仅在阅读和扫盲,还在于其社区中心地位。最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图书馆也因其作为可信信息来源和安全学习空间形象获益。虽然也有一些国家报告实体图书馆访问量有所下降,人们更倾向于在线访问的现象。
3、疫情前后图书馆对自身认知的变化
来自亚洲—大洋洲受访者表示,相比疫情之前,图书馆员在疫情后更加认识到提高自身数字服务能力和用户沟通能力的必要性,以及有必要重新思考图书馆空间规划和利用。欧洲受访者认为,疫情迫使图书馆员反思自身使命、职能和潜力,从而更清楚认识到自身优缺点。图书馆员也越来越将自己视为公民事务和数字领域参与者。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疫情加强图书馆员的社会使命感,也促使其走出自身舒适区。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受访者认为应更加注重社区建设,不仅要提升社区服务,还应关注未来规划和图书馆作为合作伙伴的作用。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图书馆员也更愿意将自身视作创新者和冒险者,他们在使用数字工具方面变得更加自信,并且将自身定位为教育领域积极参与者和更广泛层面的发展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