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书目  
  • 馆藏书目
  • 电子资源
  • 公开档案
  • 站内搜索
登录
Library Collections
  • Library Collections
  • Electronic Resources
  • Public Archives
  • Site Search
Login
首页 最新资讯 阅读推广 电子资源 档案服务 在线展示 相关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公开档案查询 档案利用 政策法规 下载专区 查档预约
通知公告 新闻报道 行业动态 媒体报道 活动日历 年度报告
新书推荐 专题推荐 月度书单 借阅排行 图书荐购 智享U阅
政府信息公开 公开档案查询 档案利用 政策法规 下载专区 查档预约
馆藏介绍 政府信息公开 城建档案业务系统 公开档案查询 查档预约 政策法规 下载专区 满意度调查
3D展厅 直播交流 图片展览 视频展览 编研成果
关于我们 开放时间 办证须知 借阅规则 区域分布 读者捐书 志愿者服务 参考咨询 交通指南 联系我们 公众留言
Home Latest Information Reading Promotion Electronic Resources Archive Services Online Display Related Service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Public Archives Searching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Downloads Appointments for Documents Inquiry
Notifications News Reports Industry Dynamics Media Reports Events Calendar
New Arrivals Special Recommendation Monthly Book List Loan Ranking Recommendation for Library Collection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ublic Archives Search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Downloads Appointments for Documents Inquir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Business System Public Archives Searching Appointments for Documents Inquiry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Downloads
3D Showroom Live Communication Photo Display Video Display
About Us Opening Hours Reader's Cards Borrowing Rules Area Distribution Book Donation Volunteer Services Reference Locations Contact Us Messsage
首页 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Home Latest Information Industry Dynamics

中国经济网:一个意味深长的缩影:国家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探索
         2020-11-03

  当前,在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历史契机下,全国不少图书馆都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路径,但基本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中国图书馆界的执牛耳者,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刚刚过完自己的111岁生日。这个百年文化老店在新时代传承着并困惑着,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服务方式之间,试图加大对文旅融合的探索力度,也在试图打磨自己的文旅模式,特别是近期明显加快了探索步伐。

  国图文旅融合的“阳谋”:深挖“内部动能”,打开“外部空间”

  国图试图发力文旅融合、做旅游文章,其实早有铺垫。整体来看,即内部依托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图创新”)、国家典籍博物馆深挖“内部动能”,外部借力公园机构、旅游组织等打开“外部空间”。

  2006年,国图就成立了全资企业——“国图创新”,此后,一些关于文旅探索工作断断停停。

  2018年,文旅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饶权出任国家图书馆馆长,文旅融合的探索力度明显增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饶权就在原国家计委的文化旅游处工作,后来他到了国家发改委,也主要做这方面的工作。

  很明显,2019年,国图创新加大了整合力度——全面承担国图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经营、文旅融合探索试点,业务范畴覆盖文创开发销售、展览展示、研学培训、商业授权、创意空间运营等。国图体系少壮派的展览部副主任张立朝,出任国图创新总经理,原准备2020大干一场,谁料猝不及防遭遇本轮新冠肺炎疫情。

  毫无疑问,近些年,国图作为北京市的文化地标,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打卡点。

  国图创新顺势与北京市文旅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多次承接国内外的旅游合作考察接待活动。同时,它也承接定制游览活动,让游客通过参观北区阅览室、少年儿童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精品展览了解国图历史、了解中华传统典籍文化;通过制作线装书、永乐大典抄书页、玩转印刷术等多种互动体验让游客深刻体会古籍文化的魅力;定期举办周末亲子活动,通过亲子读书会、儿童手工体验等活动,分享教育理念,也切入市民游客市场;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断加大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与推广力度……

  目前来看,国图创新在研学旅行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逐渐摸索出一条适用于图书馆的“典籍展览+非遗技艺+研学旅游+文创衍生品”的文旅融合之路;还牵头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新模式。

  2014年正式建成开放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尝试进一步深挖内部的旅游发展动能,除了依托国图馆藏积极打造精品展览,吸引市民游客来馆参观;还积极组织专题研学游活动,策划开发实景解谜游戏等。

  在国图体系的口径中,国家典籍博物馆除了是“精神栖息地”,也是“旅游目的地”。其举办的“文旅·融合·创新——首届海淀区研学旅游季”系列活动、研学旅游论坛等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图悦读之旅”等也成为海淀的精品研学线路。

  不过,国图整体就是一亩三分地,而且由于场馆的特殊性,其与故宫在旅游方面的探索不可同日而语。只有再进一步打开外部空间,国图才能将文旅融合文章做深。

  事实上,近些年,国图与玉渊潭公园、紫竹院公园、海淀旅游行业协会等联合举办多场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主题展览以及多种文化旅游体验活动。

  疫情之下,国图在这个思路上是乘胜追击的。2020年9月,其直接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试图把国家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延伸至社会公众的日常休闲空间,也共同探索提升公园旅游服务的文化内涵。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打开国图的外围的合作空间。

  国图馆长饶权就表示,将充分发挥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所辖公园、博物馆等的特殊优势,在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阅读空间创新融合、文化活动策划运营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共同塑造特色文化品牌,打造馆园融合发展多元业态,实现文化与旅游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疫情之后,在产品路径上,国图应该会进一步加大探索文创产品开发、研学旅行、体验式展览、“图书馆+”等文旅深度融合的力度。

  犹犹豫豫摸着石头过河

  整体来看,当前图书馆界在文旅融合方面的主导思路还是——着力推动全民阅读,进一步做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

  一些不足是明显的:相比于近年来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水准,图书馆的文创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宣传推广形式需要进一步革新迭代;相关文旅人才培养机制并不健全;馆内资源布局也不甚合理,动静分区还需进一步细化;寻求多元化社会合力与协作动力也不足,等等。

  有学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在推动文旅融合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不能在参与文旅融合中丢失其基本职能和自身特质。文旅融合给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机遇,但并不意味着图书馆要不断拓展旅游功能,而是要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开展创新服务,以创新改善自身服务为目标开展与旅游机构的合作,借助文旅融合契机提升社会影响力,以实现更丰富的文化传承与推广,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由于场馆的特殊性,图书馆在推进文旅融合时确实需要拿捏一个“度”的问题,宜融则融。

  现实的情况是,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基本是财政拨款,自身产品服务创新动力不足,依靠政策推动的痕迹比较明显。

  2016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文化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 要求各级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推动中华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不久,国家图书馆等7家图书馆被确定为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很多图书馆参与热情并不高或者自身实力也不允许。这方面,国图还是体现了一个大馆的样子,带头积极探索文创产品的可能性。2017年,国图牵头成立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联合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深入挖掘馆藏典籍文化内涵,积极培育图书馆文化创意品牌,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发各类文创产品900余种。这其实为图书馆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在,国图还在淘宝上开通了“国家图书馆旗舰店”,拥有了数量不少的铁杆粉丝,店内商品品类还比较多,主要包括创意生活、文房雅趣、油品书籍、馆藏系列等等,游客购买极为方便,有效扩展了文创产品的传播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图书馆+”这几年也得到一定的尝试。这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与旅游服务需求契合的图书馆资源集合、整合、融合能力。

  以“图书馆+民宿”为例,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就与城市精品民宿“米民宿”合作,在民宿内建立了“24小时城市书房”;浙江多个图书馆与相关民宿机构在大山深处建立了一批特色公共阅读服务的民宿。以“图书馆+咖啡馆”为例,江阴市图书馆开创的“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就是这几年冒出来的一个亮点,其根据咖啡馆的实际情况,提供数千册图书供市民和游客在店内免费阅读,还实现了与总馆的通借通还,目前已有数十家加盟分馆。

  这些图书馆是如何走上网红之路的?

  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国外的一些著名图书馆都是网红打卡目的地。其建筑风格甚至是当地里程碑式的地标建筑,如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图书馆、 罗马的凯萨纳特图书馆等等。

  整体来看,国外一些著名图书馆在旅游方面的探索基本集中在文创产品、研学旅游、流行文化、特色属性、餐饮服务等方面,并逐渐形成网红属性的品牌效应,引来一批批外来游客慕名打卡。

  比如,大英图书馆是完美继承大英博物馆的旅游基因,除了提供丰富有趣的各式展览,还很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其文创产品有时尚用品、文具、画布、卡片、文物手稿等复制品等,而且充分融入英国文化元素,如将哈利波特、爱丽丝漫游仙境等进行各式搭配。

  美国国会图书馆专门为研学旅游提供了大约1小时的Public Tour,设置精品参观线路,将图书馆的历史、内外部建筑、绘画特色、镇馆之宝等都组织进来,还有专门为参加研学旅行的儿童设置一些互动的图书、玩具、游戏等。

  在餐饮方面,一些图书馆融入当地美食甚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美国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与发源于当地的星巴克合作,甚至还专门开设了儿童角;阿姆斯特丹的中央图书馆在图书馆顶层提供多种特色美食的同时,还设立相关观赏区域以从高空欣赏城市风光。

  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比如,埃及的新亚历山大图书馆,其参访部的工作人员接受相关导游专业课程培训,他们可以用阿拉伯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五种语言组织游客参观,参访部每周都会指派一名代表前往包括中小学、高校、酒店、旅行社、专业协会、俱乐部等目标客群进行该馆的产品服务宣讲。

  国外的一些网红图书馆更是充分利用自身特殊性。比如横跨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赫斯克尔图书馆,“一馆跨两国”被很多外来游客所青睐,图书馆顺势还在二楼建造了同样横跨两国的小型歌剧院,成为新网红。

  当然,国内例如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腾冲的和顺图书馆等在近几年由于自身别致性也成为“网红图书馆”。

  对于这种网红图书馆,国图前任馆长韩永进认为——“一个人到图书馆里,拍个照发朋友圈,说明他把读书当成一种骄傲的值得炫耀的事,这是好事儿。在图书馆里自拍,不比在商场里自拍为荣更好吗?这些网红图书馆,也提高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对于全民阅读也是有好处的。”

  未来,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书籍的存储地,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生活缩影、一个区域的精神投影、一个国家的形象背影。在做好主业之下,图书馆需要进一步贴近市场、分析需求、研究游客,不断找寻新的文旅融合创新点。

< 上一篇: e线图情:非洲图书馆与信息协会圆满举办...
> 下一篇: 腾讯网: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版权所有 2017
Copyright © 2017 China-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 Library and Archiv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