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杨是一匹驿站的小马。小时候,青杨经常爸爸妈妈说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那儿——天蓝得像缎子一样,云白得像牛奶一样;河蓝得像宝石一样,羊白得像云彩一样。它,就是“楼兰”,“到楼兰看看”也成了青杨最大的梦想,长大后的青杨成为了一批驿马,它只能在驿站间奔波,一次次与楼兰失之交臂。青杨把去楼兰的梦想传给了自己的孩子-绿梨。
一代代的驿马都在寻找它们梦中的天堂——楼兰。它们能如愿以偿吗?它们心中的天堂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这是一本适宜亲子共读、反复吟咏、不断玩味的图画书。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作品通过相似的场景、重复的句型、朴实而深情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使我们感受到古老历史的绵延诗意、独特文化的磅礴之气、民族精神的坚忍不拔。而这一切,又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追寻”和“返乡”的内在主题。同时,画家借助独特的绘画语言,传递出整个故事的恢弘气势和厚重之感。横开本的装帧设计使读者在展开书页时,便可感受到画幅之中的雄浑和苍茫之势。
嗒嗒是一只孤儿驴子,在一次前往沙漠的旅行中遇上了战争以及沙尘暴。
因为战争,小驴子嗒嗒必须踏上艰苦的路程,横越沙漠运送物资给另一头的人们。在严峻的考验下,嗒嗒了解到要在沙漠中生存,绝对没有他想象的简单。一场沙尘暴,夺走了从小陪伴照顾嗒嗒长大的骆驼塔姆的生命。嗒嗒躲在塔姆庞大的身躯下,因而很幸运地捡回一条命。一路上,有死亡,也有新生。他们在沙漠里遇到的马群中的母马,在商队旅馆中生下了小马。旅程尚未结束,但嗒嗒已经是沙漠中的一头驴子了。没有太多的悲伤。因为这就是大自然,也是他们的生活。
本书以战争为主题,为我们讲述了战争大背景下个体的喜怒哀乐,既让孩子品尝到和平的味道,又触摸到严酷环境下生命的坚韧挺拔。
在这部作品中,有热闹的市集、苍茫的大漠、辉煌的星空、狂暴的沙尘暴,还有荒凉的战场……作者用自己的画笔为我们生动展现了中东地区的风土人情,当然还有战争的无情。故事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作者的隐忍与克制。作者只是如实描绘了驴子嗒嗒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整个叙述非常客观,很少夹杂个人的价值评判。正是这样的娓娓道来才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元宵节的那一天,小笼店家的女孩小满无意间捡到了从舞龙队“小青龙”口中掉出来的龙牙。为了将龙牙还给“小青龙”,小满不停地穿梭在热闹的街道,跑啊跑,找啊找。夜色降临,在灯火通明的元宵之夜,小满能找到舞龙队,将“小青龙”的龙牙顺利归还吗?
本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南翔小笼包以及小青龙舞龙会为主线,通过女孩小满在元宵节这天寻找小青龙的过程中又囊括了江桥白切羊肉、石丹担石锁、黄渡沪书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了一个关于地方节日、传统饮食与记忆的温馨故事,用小笼包的香气串起人们对童年时家乡味道的回忆,以及传统节日对人们的重要意义。作品通过小女孩的经历,传递出的是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对传统的眷恋,潜移默化地传播了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与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