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名单,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智能机器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位列其中。
作为生态城重点文化项目,图书档案馆自2018年开放以来,坚持“智慧立馆、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先后创新和引进了手机扫码借书、汽车穿梭还书系统、室内定位导航系统等50余项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智慧应用,申请国家专利5项,发布了国内首套智慧图书馆指标体系,打造智慧图书馆行业的“生态城样板”。
图书档案馆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构建了全方位智慧服务与管理体系,陆续推出迎宾、服务、互动、售卖、分拣、运输、盘点、搬运8大类40余台智能机器人,形成了馆员与机器人合作、机器人与机器人协作、读者与机器人交互的三大类智能应用场景,让管理与服务更加高效,以智慧化转型为读者和居民提供优质便捷普惠服务。
在图书档案馆,智能分拣还书系统、智能盘点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智慧项目替代人工完成馆内核心业务,大幅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档案馆管理效率。
在图书档案馆,智能分拣还书系统、智能盘点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智慧项目替代人工完成馆内核心业务,大幅节省了人力资源。
其中,盘点机器人每小时可盘点图书2万册。馆内3台机器人一晚即可完成全馆在架图书的盘点工作,单次盘点漏读率不超过5%,同时还能自动生成错架报告。智能分拣还书系统中的15台分拣机器人和2台运输机器人,可根据后台管理系统算法控制和调度,每小时分拣图书1500册,是传统人工的十倍,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
在有效提升图书流转效率、确保图书检索准确率的同时,档案馆进一步研发了迎宾机器人“旺宝”,能实现与读者的实时智能交互,并提供区域导航、专业咨询、图书检索等服务。
全能型服务机器人“小图”则拥有智能咨询、定位导航、自助办证、图书借还等功能。7台“小图”机器人平均每年可服务读者十余万人次。
图书档案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紧密结合5G、大数据、物联网、人脸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能机器人在公共图书馆领域广泛应用,促进了管理和服务质效双升。下一步,图书档案馆将优化智慧图书馆建设,持续探索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新路径,为行业提供更多能复制可推广的生动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