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又名“中新友好图书馆”)案例《智能机器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评选的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打造智慧图书馆行业标杆
每晚闭馆后,生态城图书档案馆内的3台盘点机器人便开始自主工作,每台机器人每小时可盘点图书2万册,一晚即可完成全馆在架图书的盘点工作,单次盘点漏读率不超过5%,同时生成错架报告发送给馆员,可第一时间完成错架图书的纠正……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图书排架难题,生态城图书档案馆与南京大学合作研发了国内第一台高频RFID盘点机器人。项目综合采用RFID感知、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可实现对图书的自动化精准盘点。盘点机器人的诞生,彻底解决了图书馆周期性闭馆人工盘点的困扰,不仅大幅提高了图书排架准确率,让图书检索更加精准,而且将馆员从机械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中。
“该图书馆充分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为读者带来更加新颖、便捷的极致阅读体验。”读者张女士高兴地说。记者了解到,生态城图书档案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先后创新研发和引进了手机扫码借书系统、汽车穿梭还书系统、室内定位导航系统等50余项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智慧应用,申请国家专利5项,发布了国内首套智慧图书馆指标体系,打造了智慧图书馆行业标杆,初步形成具有复制和推广价值的“生态城样板”。
生态城图书档案馆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构建了全方位智慧服务与管理体系。截至2023年,生态城图书档案馆已陆续推出迎宾、服务、互动、售卖、分拣、运输、盘点、搬运八大类40余台智能机器人,融合应用扫码借还书、导航找书、刷脸认证等首创技术,实现了咨询、导航、借还、个性化服务等图书馆主要服务功能,成为国内应用智能机器人最广泛、最成熟的公共图书馆。得益于智能机器人的集群式应用,人工完成分拣、搬运、盘点等核心业务实现替代,效率提升数倍,大幅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智能机器人服务为场馆注入了更多科技元素,极大丰富了自助服务渠道,自助服务占比超过97%。
搭建丰富智慧应用场景
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速迭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无处不在的智慧化生活场景,读者不断增长的智慧化阅读需求与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手段滞后、馆员力量薄弱、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生态城图书档案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搭建了丰富的智慧应用场景,打出了智能机器人矩阵式分布、集群式应用的“组合拳”。该馆通过创造性地将分拣、搬运、盘点以及咨询、检索、导航、借还书等管理和服务业务交由机器人自动处理,形成了馆员与机器人合作、机器人与机器人协作、读者与机器人交互的三大类智能应用场景,让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更加高效,为读者营造动态交互、沉浸体验的知识获取与交流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文化空间价值,让读者深度体验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所带来的优质便捷普惠服务。
在“书籍的海洋”中精准“拾贝”绝非易事,如何提高图书检索准确率一直是困扰图书馆行业的难题,也是众多读者的最大诉求。生态城图书档案馆从图书分拣、盘点排架、定位导航三个主要环节入手,定制研发了智能分拣还书系统、智能盘点机器人、导航找书机器人等智慧项目,完美解决了读者找书难题,让读者轻松拥有精准找书的极致体验。
智能分拣还书系统设置在生态城图书档案馆二楼阅享大厅,占地100余平方米,主要包括控制调度与监控系统、15台AGV分拣机器人、2台运输机器人,共设置18个分拣格口、3个还书操作口。读者还书时将书投递给分拣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根据后台管理系统最优算法控制和调度,选择最优路径进行图书投递,并可完成相互避让、自动避障等功能,最终根据图书的分类及馆藏地点投递到不同的分拣格口,分拣格口下面的书箱装满后,搬运机器人会立即将书箱搬出。系统每小时可分拣1500册图书,是传统人工的10倍,大大提高了图书的分拣效率。
在有效提升图书流转效率、确保图书检索准确率的同时,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进一步研发了迎宾机器人“旺宝”、全能型服务机器人“小图”,为读者找书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迎宾机器人由终端机器人、专业服务、云平台三部分构成,主要采用自动语义分析、远程呈现等技术,实现与读者的实时智能交互,并提供区域导航、专业咨询、图书检索等服务。全能型服务机器人综合采用刷脸认证、导航找书、扫码借书、个性化推送等行业先进技术,拥有智能咨询、定位导航、自助办证、图书借还等8项功能,全馆部署7台,基本实现了读者服务区域全覆盖,平均每年服务十余万人次。